返回

通仙令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十七章刀圣之路多艰难慕容公子影子刀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再仔细一想,人们又觉得陈无邪很残忍,用刀最擅长的方式击败他,对刀而言,是最难以忍受的败法,对刀的信心、气势是前所未有的打击。

    而刀法最重势,失去刀势,刀的刀法也就失去灵魂,没有灵魂的刀法,还是刀法吗?

    这比杀死他们还要令他们难受。

    难怪韩玉要与陈无邪决一生死,他若不杀陈无邪,今后他的刀法就休想再进半步。

    这样的做法!

    忽然,有人想到了二十多年前,走进太易城的那个冷漠的青年,也是如陈无邪一般,以快刀破快刀,以弯刀破弯刀,以长刀破长刀……

    武林,二十年一个轮回,二十年过去,这一幕再次出现,似乎是二十多年前那一幕的重演。

    二十多年前,那个青年几乎以一己之力击败太易城,最终还是不敌刀林潜修的神秘人,败走太易城,后来,他在四方磨砺,重回太易城时,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刀圣!

    莫非,陈无邪在效法刀圣之路?

    围观的人群,有人露出冷笑,刀圣之路,岂是那么好走的,二十年来,不知有多少年轻刀死在这条路上,真是不知天高地厚。

    有人则感兴趣的望着,刀圣之名,亦如百年前的太阿剑圣,渐渐成为笼罩在所有刀道好手头顶的黑云,无数刀都尝试去破开那片乌云,却无一不被乌云吞没。

    太阿剑圣之后,剑道无人敢称圣,即便是最接近剑圣之道的剑神莫大先生,也随着年龄剑增而失去希望,终究是无法破开那层乌云,得见宗师大道,反而被后起之秀,神秘莫测的魔宫宫主一步踩在脚下,足以令人惋惜。

    陈无邪磨刀之举,效法凌如玉,不知最终能否破除凌如玉打造的樊笼,撕开这片乌云,又或者,还是被困在这条路上?

    无论如何,他的勇气值得赞赏。

    练刀之人,若无一往无前的气势,又如何能势如破竹?

    程何双手提刀,静等陈无邪攻来。

    这并非自傲,而是他的刀从来不会主动攻,永远都是被动防,没人见过程何主动出手。

    何况,他那摇摇摆摆,似乎随时都会跌倒的的身体,实在不适合进攻,能够防御就已经是奇迹。

    陈无邪盯着程何,想从他身上找到弱点,却发现此人实在厉害,看似懒散的站姿,却把周身要害护住,不仅如此,恐怕无论他从什么角度进攻,程何都能后发先至,将他的攻击化为无形,且顺便对他造成伤害。

    化被动为主动,化不利为有利!

    陈无邪和程何一直没有动静,让围观的看很不满,纷纷叫嚷怎么还不出手,唯有深谙刀道的好手才知道,两人看似没有出手,实则已经交上手。

    这是超脱刀招、刀法的刀势之争。

    程何的刀势便是防御,由防御演化的刀势,就好似乌龟壳,任凭你怎么出招,我自岿然不动,且他对自己的防御拥有绝对的信心,信心越强,刀势越强!

    有关刀、剑的气、招之争,古来有之,江湖门派众多,各种修炼之法层出不穷,修炼内力,以内力驾驭兵器属于主流,却也有不修内力,只修兵器之势、意、招的旁门左道。

    显然程何走的就是这个路子,他凝练的是刀势、刀意,却不修任何内功,纯粹以刀意、刀势锻体,最后人、刀合一,若能触碰到这个境界,便能融兵入体,破开先天障,亦能跨入先天层次。

    两种修炼方式,难分强弱,前者循序渐进,内力越深,对身体也有好处,较为平和,武林中,九成九的人会选择走这条路;后者一步登天,需要过人天资和毅力,不仅要承受剑气、刀气灌体的巨大痛苦,还经常走火入魔,被自己的刀气、剑气所伤,堪比魔道,走的人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足足半个时辰,两人都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,好似变成两尊石雕,唯有额头不断流下的汗水,显示出两人在进行激烈的交锋,这种交锋看不见,却真实存在。

    两人的交战在太易城引起不小的波澜,三天后,陈无邪就要与韩玉生死一战,在这个时候,他不在家中积蓄力量,调整状态,反而向程何发起挑战,这是多么狂妄和嚣张,简直不把韩玉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,这样一场对决实在诡异,相比之下,人们更想知道谁能取胜。

    钱千来了,他穿着锦衣华服,有一张令女人都嫉妒的脸蛋,气质高贵,他右手握着一柄刀,不过半尺长,柳叶一般,轻轻修着指甲,看似儒雅温和的表情,却有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度。

    钱千的飞刀,比韩玉的快刀更快,若要把四位年轻一辈之中最杰出的刀排一个名次,钱千当列第一,因为他的飞刀,杀死过不止一位一流高手。

    韩玉爱美人,钱千只爱刀。

    蓝笑生也来了,他听说程何、陈无邪比武后,很早就带着一群赌徒来到外面,在角落里铺开一张麻布,吆喝着压大压小压输赢,好事者都会压上一把,图个热闹。

    蓝笑生身材挺拔,皮肤是古铜色的,肌肉鼓胀,显得刚健有力,黑色的长发

第五十七章刀圣之路多艰难慕容公子影子刀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